查看原文
其他

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 一带一路

黑大青年 2020-08-23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新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任务与规划,是我国走出去的大通路,也是串联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友谊路。为进一步宣传“一带一路”倡议,弘扬中国文化,调研中国符号,从青年的角度,用青年的方式,聆听青年声音,发挥青年力量,传递“一带一路”的时代新声,黑龙江大学“丝路新世界”社会实践调研团于2018年暑期在北京和西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青年调研—了解中国文化符号


在首都北京,调研团先后来到颐和园、奥林匹克公园、王府井等地进行街头调研,向来京旅游的外国青年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心中的“中国符号”。


在颐和园,队员们用英语为四位外国青年介绍了颐和园的历史沿革、主要景点和人文情怀,帮助他们了解颐和园的文化底蕴,更好地参观游览。通过交流,队员们了解到他们是来自欧洲不同国家的大学生,因为对中国的丰富多彩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决定来中国旅行。他们感叹于中国移动支付的便捷、高铁的速度和美食的多样,虽然才来中国一星期,但已深深喜欢上中国这个古老又现代的国家。



在奥林匹克公园,队员们向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青年朋友介绍了鸟巢和水立方这两座具有特殊意义的建筑。他们表示更加期待2022年冬奥会,并送上了美好的祝福。在他们心中,中国是一个发展迅速、真正做到睦邻友好的大国。“一带一路”倡议也有效的带动了沿线国家的发展,他们国家的人民就享受到了很多便利和变化,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并了解中国文化。在调研的最后,队员们送上了中国传统扇子以表谢意,并欢迎他们再来中国。



青年宣讲—推广中国文化元素


为了更好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青年推广和宣传传统中国文化符号,调研团来到了十三朝古都西安,邀请到了哈桑、妮琳、阿兹佐夫、张开手四名外国青年,为他们进行了中国书法的介绍和实践。



队员们从文房四宝、汉字演变、名家名作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中国的书法艺术。汉英双语的PPT、精心准备的内容与深入浅出的讲解引起了外国友人浓厚的兴趣。



讲解完毕后,队员们邀请各位外国朋友用毛笔亲身体验汉字的书写。他们个个都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于是,队员们给每位外国朋友配备了一名小老师进行指导,场面十分热闹。他们在队员们的指导下,写出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汉字。活动接近尾声,在一位外国朋友的提议下,大家写出了“大中国”三个字作为本次活动的结尾。一顿一挫、起承转合,写下的每一笔浓墨重彩都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小步。队员们表示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既要仰望星空,树立远大的家国理想,更要脚踏实地,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己任,为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国符号”贡献力量。



青年访谈—聆听国际青年声音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青年心中的中国符号,对中国符号的认识途径、认可度和未来走向,团队对四位外国青年进行了专门访谈。在采访前,调研团提出了三个问题:来中国的原因、对中国的认识以及印象最深刻的中国文化。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哈桑热爱旅行,他觉得中国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在他的眼中,中国是一个经济大国,是世界领先的经济体,是发展迅速的发展中国家。他认为,中国在很多方面都非常独特,因为在文化、传统习俗方面,甚至是饮食,食物的味道,都完全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国家。此外,中国还有不同的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而且中国人民也很可爱,他们亲切友好、尊重他人,这是最令他印象深刻和喜爱的地方。



正在西安交通大学学习的俄罗斯裔留学生妮娜一直对中文感兴趣,为了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中国历史,决定来到中国。在她刚来到中国时,对中国不是很了解,现在已经在中国待了五年了,认识了很多中国朋友,也感受到中国发生的变化。当队员问到这些变化是否也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有关时,妮娜认为西安作为“一带一路”的起点,必然有一定的影响。中国人民的热情和友好是她对中国印象最深的。在妮娜刚来到中国时,得到了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也因此结交了许多中国朋友,到如今,变成了一个地道的“西安通”。


来源 | 黑龙江大学“丝路新世界”社会实践调研团

排版 | 姜昕 王思红

审核 | 校青年新媒体中心

往期精彩回顾

校友志愿者协会同学参与校友林维护活动

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 文学院

完整版来袭! [百家讲坛] 我们的大学! 黑龙江大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